分崩離析的陣營:抗戰中的國民政府
格式:电子书,描述:軍事在20世紀中國政治與社會舞臺中扮演了無比重要的角色,自北伐起,軍事和政治之間的關係就已非常密切,到了對日抗戰時期,彼此關係愈加緊連,戰事和戰局影響內政,內政品質和效率又影響戰爭。本書強調軍政之間的互動關係,試圖把國民政府在抗戰時期後方黨政軍的狀態和前線的戰事,納入一個整體性的分析架構之內。由於國民黨北伐的速成,重要軍國大計多是談判妥協的產物,因此清末以降的各種問題,尤其是軍閥對立並沒有得到解決,而是隱藏在國民政府「統一全國」的假象之下。隨著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,這些妥協的後果逐漸浮上檯面,不但各地軍閥對於抗戰陽奉陰違,只求自保;甚至連國民黨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,致使蔣介石有「一生之苦厄全在於黨務也」的感嘆。透過齊錫生對相關檔案、日記的梳理,可以觀察到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內外交迫,無論是戰場上的節節失利,或是地方實力派的強硬,以及國民黨本身的腐化與分裂,都早有預兆,而這似乎也預示著戰後中國的命運。